“看着这些古文字好感动!”“汉字文化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”“从镌刻历史‘骨相’的殷商卜骨,到笔书民族气韵的淋漓翰墨,借由汉字,我们得以相识。”四川成都博物馆日前推出的“汉字中国——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”特展人气火爆,观众好评如潮。开展至今,参观人数近40万,其中年轻人占比高达80%左右。
此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,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四川省文物局、成都市人民政府、成都市文物局、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,成都博物馆策划实施。展览汇集全国40余家文博机构的220件文物,其中一级文物70件,珍贵文物占比达90%,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规格最高、珍贵文物占比最大的展览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文明溯源
“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,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,是人类文明的瑰宝。”成都博物馆馆长任舸说,此次展览分为“源”“远”“流”“长”4个单元,系统梳理汉字发展的历史脉络,生动解读汉字承载的文化基因,让观众通过汉字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璀璨。
新石器时代,先民们将对万物的感知、观察与思索抽象为丰富多样的刻绘符号,形成汉字的源头。在第一单元“源——萃图成字礼序乾坤”,一枚距今约8000年的刻符龟甲引人注目。它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,其上刻画的符号与甲骨文中的“目”字极为相似。贾湖遗址是裴李岗文化早期典型遗址,遗址内共发现17例刻画符号,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。贾湖契刻与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不少相似之处,皆以利器在龟甲、骨器上刻画而成,且内容都与占卜相关。
“到了商代,汉字已走过漫长的‘童年时代’,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甲骨文,这是迄今所知东亚地区最早的成熟文字。”此次展览策展人、成都博物馆策划研究部主任魏敏说。展厅中呈现了一组商代甲骨,涉及祈雨、田猎、祭祀、征战等内容。
除了甲骨,商代青铜器上也会镌刻铭文,被称为金文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小臣方鼎是商代晚期祭祀用具。器内壁铸铭文4行22字,记叙了商王近臣受到赏赐,作鼎祭享已故的父亲太子乙。
西周时期,金文渐兴,内容多是颂扬周王室及贵族的功绩,或记录分封、祭祀、战争等重大事件。西周金文承袭自甲骨文,字体更加规整、稳定,风格更加雄浑大气,与周人的礼乐文化高度契合。周天子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赏赐给各地诸侯,诸侯国之间的交往也常以有铭青铜器为载体,汉字由此在中华大地上实现大规模传播,促进了思想、文化的交流和族群融合。
西周格仲簋、折觥、三年兴壶、四十三年逨鼎……这些青铜重器上的铭文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。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出土的史墙盘是禁止出国(境)展览的国宝级文物。此盘体形巨大,腹和圈足分别饰凤纹和兽体卷曲纹,底部铸有铭文284字,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、武、成、康、昭、穆、共(恭)七代周王的功绩,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、烈祖、乙祖、亚祖、文考和作盘者六代人的事迹。墙盘所记述的周王政绩与《史记·周本纪》中的内容高度吻合,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的内容不曾见于已知的文献,填补了西周国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,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。
春秋战国时期,汉字朝着简易化、大众化方向发展,除金文外,还出现了简帛文、货币文、玺印文等,不同地区的文字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。
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中山王圆壶是著名的“中山三器”之一。中山国是战国时期位于燕赵之间的一个小国,在列国的纵横捭阖中曾扮演重要角色。此壶腹与圈足皆有铭文,腹部铭文59行、182字,除歌颂先王的贤明外,还大加赞扬相邦马赒的功劳。铭文字体修长,结构匀称,笔划刚劲洗练,是晋系文字的代表。
文以载道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,下令以秦小篆为全国统一书体。“书同文字”政策的实行,保障了秦法在广阔疆域内的施行,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。
展柜里这尊春秋时期的秦公钟,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杨家沟太公庙村。钟体呈合瓦状,甬上饰4条小龙,龙体相互缠绕,舞部饰变形夔龙纹,鼓部饰两对凤鸟。钟上铭文共86字,主要记载了秦襄公被周王赏宅、授国以及文公、静公、宪公治国兴邦的业绩,铭文书体为春秋初期秦篆的典范。专家研究发现,秦公钟铭文为刻铭,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刻铭铜器。
铸造于公元前221年的秦诏版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物证。诏版正面以秦篆阴刻40字,记叙了秦始皇统一天下,下诏要求全国推行统一度量衡制度。这枚诏版为研究秦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及秦篆提供了珍贵史料。
汉代大一统政体下,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盛世。书写更加便捷的隶书代替小篆成为官方字体。“汉字”之名,由此定格。中原先进文化以汉字为载体传播至边塞地区,为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东汉熹平四年(175年),汉灵帝诏令蔡邕等人订正儒家经典,刻立石碑,立于洛阳太学堂前,史称“熹平石经”或“太学石经”。石经用隶书一体写成,分为46块,刊刻《周易》《尚书》《鲁诗》《仪礼》《春秋》《论语》《公羊传》7部儒家经典共计20余万字,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石刻经本。展厅里展示了河南省洛阳市偃师汉魏太学遗址出土的熹平石经残块,石块上斑驳的字迹映照出赓续不断的文脉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多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为汉字注入活力。楷、行、草诸体新风渐成,北魏碑刻字体与南朝楷体并行发展又相互影响,为后来唐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
在展示赵孟頫临《兰亭序》的展柜前,参观者排起了长队。东晋王羲之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其俊逸、雄健的风格对后世书坛产生深远影响。元代书法一改唐人尚法、宋人尚意的潮流,转而取法“二王”(王羲之、王献之),这场革命性运动的领军人物便是赵孟頫。这件赵孟頫临本在继承“书圣”遗韵的基础上,又带有自身的儒雅遒劲、清和洒落,堪称传世佳作。
在兼容并蓄、中正平和的大唐气度滋养下,楷书日趋完善,成为通行至今的汉字正体。虞世南楷书《大运帖》宋拓本、褚遂良《同州三藏圣教序碑》拓片、柳公权《唐通议大夫守左散骑常侍严公贶墓志》拓片等文物,让观众一览唐楷大家风采。
惠泽天下
汉字的发展与书写载体的革新息息相关。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,使古人有了大批量、高速度复制信息的能力,文教经典以印刷品的形式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。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,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。
甘肃省武威市出土的“白马作”毛笔是汉代毛笔的代表作。笔杆竹制,中空,精细匀正。笔杆中下部阴刻篆体“白马作”3字,“白马”为制作工匠的名字。笔头外覆黄褐色软毛,笔芯及锋用紫黑色硬毛,刚柔并济,富有弹性,适于在简牍上书写。笔杆后端尖头削细,以便插入发髻。此笔长度约为汉尺一尺,与《论衡》所谓“一尺之笔”相吻合。
成都市武侯区群众路唐代墓葬出土的纸本真言,所用纸张包含大麻纤维、苎麻纤维、竹纤维3种造纸纤维,采用施胶工艺制成。纸本上印有图像,因埋藏时间甚久而漫漶不清,推测应为佛教法器、手印、花蕾、绶带等图案。经文为楷体汉文书写真言名称,悉昙体梵文书写真言内容。目前纸本上可辨认的真言包括《十字佛顶真言》《一字顶轮王真言》《佛眼真言》等17本真言内容。
五代十国时期,印刷术逐渐普及。宋代政府大力提倡印刷业,形成了官刻、家刻、坊刻并行的刻书体系,刻书地点遍布大江南北。展览中的五代雕版印刷佛经印于后唐天成二年(927年),是国内现存较早的雕版印刷作品,为研究早期雕版印刷技术和佛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。
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孕育出的璀璨明珠,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、审美体系、才情气质,也彰显了各个时代的精神气象。
展览第四单元“长——华夏之魂芳华永驻”呈现了许多名家真迹,如赵佶行书《方丘勅卷》、米芾行书《方圆庵记册》、黄庭坚楷书《狄梁公碑册》、赵孟頫章草书《急就章册》、祝允明草书《岳阳楼记》等。透过这些作品,观众不仅能欣赏书法艺术之美,还能体会到历代文人修身致知、心怀天下的风度。
此次展览的压轴展品是辛弃疾行楷书《去国帖》。此帖是《宋人手简册》中一页,内容为酬应类。文中“秋初去国,……日从事于兵车羽檄间”,指的是辛弃疾在江西平“茶寇”之事。根据文献记载可知,《去国帖》书于南宋淳熙二年(1175年),辛弃疾时年36岁。此帖书法中锋用笔,点画尽合法度,书写流畅自如,浑厚沉婉,为辛弃疾仅存的墨迹珍品。
中华文脉绵延不绝,历久弥新。在祖国日益强盛、中外交流蓬勃发展的今天,汉字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持续焕发灿烂光彩。
标签: